房子这玩意儿,到底值不值得砸钱?
说真的,每次和朋友聊起买房这事儿,我都觉得特别有意思。你看啊,有人把房子当命根子,有人却觉得就是个睡觉的地儿。我呢,前些年也跟风买了套房,现在想想还真是五味杂陈。
从"有房才有家"说起
咱们中国人对房子的执念,那真是刻在骨子里的。记得我表弟结婚那会儿,丈母娘开口第一句就是:"婚房准备好了吗?"搞得现在年轻人谈恋爱,没个房本都不好意思见家长。你说这观念对不对?说实话,我也说不上来。但现实就是这样,房子早就不是简单的居住需求了,它成了面子工程、婚姻门槛,甚至是社会地位的象征。
我有个发小,前两年咬牙在郊区买了套三居室。每个月还贷小两万,天天啃馒头就咸菜。有次聚会我实在看不下去了:"你这日子过得,图啥呢?"他倒挺实在:"现在苦点没事,等房价涨了都值!"这话听着耳熟吧?多少人都抱着这种心态往里冲。
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房价
说到房价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08年那会儿,我有个同事在市中心买了套房,单价才八千多。当时我们都觉得他疯了——那时候工资才多少钱啊!结果呢?现在那地段单价直奔十万去了。这事儿成了我们茶余饭后的经典段子,每次提起都有人捶胸顿足:"早知道..."
但话说回来,这种"早知道"最害人。我认识不少炒房客,前些年确实赚得盆满钵满。可最近两年政策收紧,好些人手里的房子成了烫手山芋。有个做中介的朋友跟我说,现在挂牌半年卖不出去的房子比比皆是。"以前是房东挑买家,现在是买家挑白菜价",这话说得真形象。
租房还是买房?这是个问题
我表妹去年毕业来北京工作,为这事儿我们没少争论。她坚持要租房,说要把钱留着创业。我爸妈那辈人听了直摇头:"租房子那不是给别人养房吗?"但你看现在年轻人,想法真的不一样了。
我仔细算过一笔账:在市中心租套两居室,月租八千左右。要是买的话,首付就得掏空六个钱包,月供直奔两万五。这么一比较,租房确实压力小很多。而且现在长租公寓越来越规范,租客权益也有保障。当然啦,这话我也就是私下说说,要让我妈听见准得骂我"不懂事"。
房产经济的隐形成本
很多人算账只算首付和月供,其实买房后的开销才叫无底洞。物业费、维修基金、车位费...这些零零碎碎加起来,一年少说也得两三万。更别提装修这个吞金兽了,我装修那会儿,预算二十万最后花了三十多万,现在想想还肉疼。
还有时间成本呢!为了省中介费,我当初自己跑过户,前前后后跑了七八趟政务大厅。每次排队都得大半天,那段时间工作效率直线下降。要是把这些折算成工资,啧啧,不敢细算。
未来会怎样?谁也说不准
现在总有人说房产泡沫要破,可喊了这么多年也没见真破。不过说实话,我觉得闭眼买房都能赚的时代确实过去了。前两天看新闻,说某新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突破十万套,但成交量却持续走低。这说明什么?市场正在回归理性。
我有个在银行工作的同学说得挺在理:"现在买房得像买菜,得挑挑拣拣。"核心地段的好房子依然抢手,但那些配套不全的远郊盘,可能真得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。当然啦,要是纯粹自住,那就另当别论。
最后说点实在的
经过这些年的折腾,我算是想明白了:房子这事儿,量力而行最重要。别听那些"再不买就永远买不起"的恐吓营销,也别被"有房才有家"的传统观念绑架。关键得想清楚自己要什么。
像我另一个朋友就活得挺通透。两口子都是高级白领,收入不低,但坚持租房住。他们把省下的钱用来周游世界,孩子上国际学校,生活质量杠杠的。有次聚餐我开玩笑问他们后不后悔,人家回得特干脆:"活在当下,后悔啥?"
所以啊,房子说到底就是个住的地方。把它当成人生全部,那就真成了房奴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